离开北京那天阴云密布,低垂的云层使车站有种不言而喻的压抑感。简单收拾行李,站在安检队伍中,心里莫名松了口气,好像有谁对我低语:"终于可以透口气了。"
高铁开动后,北京的高楼渐渐模糊远去。穿过河北境内,天空逐渐放晴,像是电影画面从灰冷滤镜切换到暖色调。我靠窗而坐,看着云隙间透出的阳光斜洒在成片的麦田上,给眼前景象抹上一层柔和的光晕。
车厢里青岛口音慢慢多了起来,有人打电话时不经意说出"俺家那小区现在海边热闹着呢",让我心头涌起一股亲切感。前面坐着一家三口,估计也是从北京来的,他们兴致勃勃地规划着去哪吃海鲜、带孩子去哪赶海玩耍,言语中流露出的快乐在北京的日子里很少体会到。那是种被释放的感觉,仿佛紧绷已久的神经终于得到舒展,能够尽情地呼吸。
青岛的海还是记忆中的样子:咸味、潮湿而自由。迎面的风没有北京那种灰尘颗粒感,拂过脸庞时让人感觉重新拾回了自己。这几天,和高中时的几个舍友聚了餐,他们都回了老家,各自携伴侣而来,看起来生活已经步入正轨,而我似乎还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徘徊。
我们大学时代联系其实不算频繁,只是近几年才又走近。这种友情不显山露水,却格外踏实。饭桌上有人打趣道:"你说话还是那么慢悠悠的。"我笑了笑,心里却恍惚回到了只需要按时吃饭、天一亮就能去操场挥洒汗水的单纯岁月。
老家的节奏慢,像是泡了一整夜的茶叶,初尝微涩,回味却格外甘甜。每晚睡得特别安稳,醒来能听见鸟鸣和远处的海浪声,仿佛整个人被温柔地放在沙滩上,接受了一整天阳光的洗礼。
但假期总会结束。返京那天,雨刚停,天空干净得出奇。高铁没走多久,天色就暗了下来。车厢里静悄悄的,大家脸上表情相似,看不出喜忧,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"回去面对现实了"的沉默氛围。
我又一次带上了电脑,虽然明知这一路上根本不会打开它。只是带着它,能让我觉得自己没有脱离状态,没有被甩在后面。可恰恰是这种紧绷感让我连休息都不彻底,玩耍也带着顾虑,好像快乐必须有个限度。
窗外群山后退,云层却仿佛一动不动。夕阳从山脊后透出,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,美得让人一时忘记了自己正坐在飞驰的列车上。但身体清楚地知道,终点站是北京,那座高耸入云却幸福感稀薄的钢筋森林。
列车继续向前,而我好像被困在这节车厢里,一边回味着家乡的海风、温暖的饭菜和朋友的笑容,一边不由自主地开始盘算明天的工作安排。心情就像被撕成了两半:一半依然留在青岛的海滩上,另一半已经被裹挟进高铁的轮轨声中,朝着那座从未真正接纳我的城市驶去。
可生活不就是这样吗?永远在"离开"与"归来"之间摇摆,而我也学着在这两端之间让自己变得柔软一些,哪怕只有一丁点儿。